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,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:【lennylee的碎碎念】(lennyleede),首页回复:授人以渔,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。
内容简介:
豆瓣
扫码直接下载
<![CDATA[
{{= title}}
{{if year}}
{{= year}}
{{/if}}
{{if type == “b”}}
{{= author_name}}
{{else type == “a” }}
{{if en_name}}
{{= en_name}}
{{/if}}
{{/if}}
]]>
历史的镜子
作者:
吴晗
出版社:
四川人民出版社
副标题: 全新修订版
出版年: 2019-8
定价: 45.00元
ISBN: 9787220115073
豆瓣评分
7.9
5星
4星
3星
2星
1星
历史的镜子的创作者
· · · · · ·
· · · · · ·
作者简介
· · · · · ·
吴晗
中国著名历史学家,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。毕业于清华大学,曾先后任云南大学、西南联合大学教授,清华大学教授、系主任、文学院院长,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。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,尤精于明史,对中国古代的君权、绅权、士族阶层有深入的了解,对他们的生存状况、思考方式有精彩的论述。其代表作有《朱元璋传》《历史的镜子》《史事与人物》等。
目录
· · · · · ·
第一编 腐败的起因:社会风气的堕落
论社会风气 / 拜金主义,比敌人的侵略更可怕 002
文字与形式 / 从八股文看形式主义 008
论贪污 / 家族本位主义是腐败的根源 012
贪污史的一章 / 看明朝的贪污之风是如何形成的 019
国子监 / 古代的“官僚养成所” 028
· · · · · ·
(更多)
第一编 腐败的起因:社会风气的堕落
论社会风气 / 拜金主义,比敌人的侵略更可怕 002
文字与形式 / 从八股文看形式主义 008
论贪污 / 家族本位主义是腐败的根源 012
贪污史的一章 / 看明朝的贪污之风是如何形成的 019
国子监 / 古代的“官僚养成所” 028
第二编 仕宦阶级的生活:用“骄奢淫逸”四字尽之
关于魏忠贤 / 举千万人之血汗,供一家之富贵 034
晚明仕宦阶级的生活 / 用“骄奢淫逸”四字尽之 044
贪污的吏治 / 嘉隆以后,不贪污被斥为无能 056
乡绅 / 倚势恃强,鱼肉乡里 077
第三编 这些所谓的“知识分子”:不过是可笑的两面派
“社会贤达”考 / 一边做官,一边做隐士 106
“社会贤达”钱牧斋 / 荣进败名为哪般 112
唐顺之论明代刻书 / 行贿用书陪衬,显得雅一些? 135
第四编 历史的教训:腐败到极致便是消亡的开始
三百年前的历史教训 / 腐败到极致便是消亡的开始 140
宋代两次均产运动 / 拿了我的请你给我还回来 144
元帝国政治和军队的腐化/ 耽溺享受,日渐腐化,替自己
掘下待终的坟墓 149
论晚明“流寇”/ 贫富差距过大引起人民反抗 163
谈《甲午海战》 / 败在政治腐败上的一场战役 170
第五编 历史的启示:我们要法治,也要治人
治人与法治 / 我们要法治,也要治人 178
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 / 谈古代限制君王的五种方法 185
海瑞的故事 / 反贪路上永远的斗争者 192
生活与思想 / 请给乌龟先生预备一辆自行车 206
论开会 / 把开会看作解决难题的灵丹妙药的人是没前途的 210
说争论 / 要提倡争论,也要为争论创造条件 214
附 录
史话 220
贪污史例 246
· · · · · · (收起)
原文摘录
· · · · · ·
( 全部 )
-
宋人张端义在他所著的《贵耳集》中有一段话: 古今治天下多有所尚,唐虞(小编注:唐尧、虞舜)尚德,夏尚功,商尚老,周尚亲,秦尚刑法,汉尚材谋,东汉尚节义,魏尚辞章,晋尚清谈,周隋尚族望,唐尚制度文华,本朝尚法令议论。
把每一个时代的特征指出。“尚”从纵的方面,可以说是时代精神,从横的方面,可以说是社会风气。
一时代有它的特殊时代精神——社会风气,也就是有所“尚”,这是合乎历史事实的。成问题的是所尚的“主流”,是发端于“治天下者”?是被治的下层民众?是中间阶层的士大夫集团?
就历代所“尚”而说,三代渺远,我们姑且搁开不说,秦以下的刑法、材谋、节义、辞章、清谈、族望、制度文华、法令议论,大体上似乎都和小百姓无干,治天下者的作用也只是推波助澜,主流实实在在发于中层的士大夫集团,加以上层的提倡,下层的随和,才会蔚为风气,滂薄一世。不管历史对所“尚”的评价如何,就主流的发动而论,转变社会风气,也就是所谓移风易俗,只有中层的士大夫集团才能负起责任。
就上述的所“尚”而论,有所“尚”同时也有所弊。社会风气的正常或健全与否,决定这一社会人群的历史命运,往古如此,即在今日也还是如此。例如秦尚刑法,其弊流为诽谤之诛,参族之刑,残虐天下,卒以自灭。东汉尚节义,固然收效于国家艰危之际,可是也造成了处士盗虚声,矫名饰行,欺世害俗的伪孝廉、伪君子。
晋尚清谈,生活的趣味是够条件了,其弊流为只顾耳目口腹的享受,忘掉国家民族的安危。周隋尚族望(唐也还未能免此),流品是“清”了,黄散令仆子弟的入仕,都有一定的出身。谱牒之学也盛极一时,可是用人唯论门第,不责才力,庸劣居上位,才俊沉下品,政治的效率和纲纪也就谈不到了。高门子弟坐致三公,尽忠于所事的道德也当然说不上了。宋尚法令议论,史实告诉我们,宋代的敕令格式,一司一局的海行往往一来就是几百千卷,结果是文… (查看原文)
海佛牙
1赞
2017-02-24 18:29:58—— 引自章节:论社会风气
-
当时人对周瑜的评论,刘备说他“文武等略,万人之英”。蒋干称他“雅量高致,非言辞所能问”。程普以为“与周公瑾交,若饮醇醪,不觉自醉”。孙权痛悼他,以为“有王佐之资,雄烈胆略兼人,言议英发”。《三国志》说他“性度恢廓”,气量很大。 (查看原文)
Ein
2021-09-25 21:11:02—— 引自章节:论赤壁之战里的周瑜、诸葛亮、张昭/151
> 全部原文摘录
喜欢读”历史的镜子”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
· · · · · ·
支持 Web、iPhone、iPad、Android 阅读器
喜欢读”历史的镜子”的人也喜欢
· · · · · ·
-
-
历史与传奇
7.0
-
-
盛世的黄昏
6.9
-
-
文明经受考验
7.1
-
-
欧洲史
8.3
-
-
弹劾
7.0
-
-
拜占庭一千年
7.0
-
-
许倬云说历史
7.9
-
-
帝国与文明
7.4
-
-
以色列
7.1
短评
· · · · · ·
(
全部 48 条
)
-
0
有用
洛泥
2021-01-19 13:42:56
三篇
-
0
有用
L.D.
2024-01-10 14:40:51
浙江
史料丰富,容易读。观点有一定参考性,但也有一定时代局限性。
-
0
有用
你好啊!
2023-12-01 19:19:23
湖北
史料太多了, 好难读啊。
-
0
有用
Verac
2023-07-14 23:48:01
北京
值得再读一遍
-
0
有用
文文三鲜小云吞
2024-03-09 21:38:09
浙江
补
我要写书评
历史的镜子的书评 · · · · · ·
( 全部 10 条 )
<![CDATA[
var cur_sort = '';
$('#reviews-wrapper .review_filter a').on('click', function () {
var sort = $(this).data('sort');
if(sort === cur_sort) return;
if(sort === 'follow' && true){
window.location.href = '//www.douban.com/accounts/login?source=movie';
return;
}
if($('#reviews-wrapper .review_filter').data('doing')) return;
$('#reviews-wrapper .review_filter').data('doing', true);
cur_sort = sort;
$('#reviews-wrapper .review_filter a').removeClass('cur');
$(this).addClass('cur');
$.getJSON('reviews', { sort: sort }, function(res) {
$('#reviews-wrapper .review-list').remove();
$('#reviews-wrapper [href="reviews?sort=follow"]').parent().remove();
$('#reviews-wrapper .review_filter').after(res.html);
$('#reviews-wrapper .review_filter').data('doing', false);
$('#reviews-wrapper .review_filter').removeData('doing');
if (res.count === 0) {
$('#reviews-wrapper .review-list').html('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’);
}
});
});
]]>

大家手笔 娓娓道来
吴晗是明史专家毋庸置疑,其对明史人物事件、前因后果、掌故旧闻烂熟于胸。其行文如白开水,纯正解渴、并无杂味儿;思如泉涌、娓娓道来,出身清华也不辱清华,卓然大家也! 该选集堪称吴著选本精品,可列藏书!
(展开)

报纸与舆论
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
新冠疫情蔓延全球,不少国家敲响防疫警钟。武汉方面最初面对专家组和媒体采取的欺瞒做法,自疫情爆发之初开始便被人们围绕谣言、真相、媒体责任等关键词,争议不休。关于谣言,究竟什么样的言论是谣言、传播到什么程度算造成了公共危害,本质是讨论一个社会在公共安全与个体权…
(展开)

看见
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
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 作为历史学家,文中的感慨亦是看到了现实似曾相识的那一幕。既然看见,他就不得不用自己擅长的、历史的语言,去勾勒出矛盾和解决方案,借以提醒,借以倡议。 文人的无奈来自于不可证的“看见”,看见社会大势的起落,看着历史中的繁盛不可避免地走向衰…
(展开)

史学大家,平庸之作
作为史学大家,吴晗的专业水平毋庸置疑。尤其是明史造诣,令人叹为观止。可惜研究落实到文章上,读起来就没那么惊艳了。 总体观感建国前比建国后敢说多了。前期敢于大胆抨击当局、制度和文化传统;被体制收编后就进入阶级斗争那一套话语体系了,全是官话套话,让人看得昏昏欲睡…
(展开)

以史为镜的方式|读吴晗《历史的镜子》
看到吴晗老先生的这本《历史的镜子》,就想起唐悼念他的忠臣魏征那句话——“……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……”虽然不确定吴老先生写这个书名是否有“知兴替”之意,但我读完,却有感于此意。 过去的时间,我们可以称为过去,也可以称为历史。当它成为过去…
(展开)

《历史》
《历史的镜子》 吴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为啥买这本书,是因为前段时间在b站看动画《大明王朝》,了解了一点明史,便对历史有了三分钟热度的兴趣。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综合性强但又浅显易懂的历史书。 它分为四辑,分别是:政治篇、军事篇、人物篇、和文化篇,以及一个附录。 内容…
(展开)

镜子中的见解
看完这本书,给我的感觉:历史真的是宛如一面镜子,照人心,应背景,辩真假,看善美,看人心。让我了解到了许多。这一次印象之甚,则是曹操,在以往对他的看法中,更多是较多的负面评价,觉得他是一个奸臣,还会遭到东汉刘家的,乃至天下人之谴责。给我的感觉曹操更觉得像一个…
(展开)

谈的话题还算有趣,叫《历史的瞬间》似乎更合适
2021.11.14 说是集子,其实是编者按照自己的想法选了吴晗先生的部分小文,编辑成册。整个集子编者的锅比较大,分开来看每篇都还是挺有意思的话题,行文也是非常引经据典的,但是合在一起就感觉互相之间没什么逻辑,挺影响观看的。要是按照所涉及的朝代也可以,但是也不是。 讲…
(展开)
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
为什么被折叠?
评论被折叠,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。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,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。如果认为有问题,可以联系豆瓣电影。

历史的镜子:谈点严肃的历史
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
黄裳评价吴晗:“吴晗本质是一个书生,研究明史,至晚年仍不失兴趣”。 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吴晗老师对明史的痴迷。有“太史公”之称。可窥见他在明代史上的造诣非常高。 《历史的镜子》这本书从书名看就知是一本稍显严肃的历史书籍。历史的这面镜子可以明善恶、辨是非、照人心。 …
(展开)
>
更多书评
10篇
论坛
· · · · · ·
历史的镜子成书时间 | 来自sun | 1 回应 | 2022-01-12 00:35:33 |
当前版本有售
· · · · · ·
在线试读
:
这本书的其他版本
· · · · · ·
(
全部13
)
-
6.9分 182人读过
-
7.3分 235人读过
-
7.6分 89人读过
-
7.6分 58人读过
以下书单推荐
· · · · · ·
(
全部
)
- 华夏历史
(八角尖尖) - yanziyou的kindle
(阿俊) - 东亚文化、历史、玄学
(时宁) - 历史
(目之所) - 读书-中国历史文化
(奥利奥警长)
谁读这本书?
· · · · · ·
灵犀一指
10月7日 读过
无尽夏
10月3日 想读
無軒
9月29日 想读
1
9月23日 想读
> 25人在读
> 144人读过
> 203人想读
0 && asides.length > 0 && articles[0].offsetHeight >= asides[0].offsetHeight) {
(global.DoubanAdSlots = global.DoubanAdSlots || []).push(‘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’);
}
})(this);
]]>
二手市场
· · · · · ·
· · · · · ·
-
在豆瓣转让
有203人想读,手里有一本闲着?
订阅关于历史的镜子的评论:
feed: rss 2.0
= 2000) {
(global.DoubanAdSlots = global.DoubanAdSlots || []).push(‘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’);
}
})(this);
]]>
© 2005-2025 douban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
<![CDATA[
var setMethodWithNs = function(namespace) {
var ns = namespace ? namespace + '.' : ''
, fn = function(string) {
if(!ns) {return string}
return ns + string
}
return fn
}
var gaWithNamespace = function(fn, namespace) {
var method = setMethodWithNs(namespace)
fn.call(this, method)
}
var _gaq = _gaq || []
, accounts = [
{ id: 'UA-7019765-1', namespace: 'douban' }
, { id: 'UA-7019765-16', namespace: '' }
]
, gaInit = function(account) {
gaWithNamespace(function(method) {
gaInitFn.call(this, method, account)
}, account.namespace)
}
, gaInitFn = function(method, account) {
_gaq.push([method('_setAccount'), account.id])
_gaq.push([method('_addOrganic'), 'google', 'q'])
_gaq.push([method('_addOrganic'), 'baidu', 'wd'])
_gaq.push([method('_addOrganic'), 'soso', 'w'])
_gaq.push([method('_addOrganic'), 'youdao', 'q'])
_gaq.push([method('_addOrganic'), 'so.360.cn', 'q'])
_gaq.push([method('_addOrganic'), 'sogou', 'query'])
if (account.namespace) {
_gaq.push([method('_addIgnoredOrganic'), '豆瓣'])
_gaq.push([method('_addIgnoredOrganic'), 'douban'])
_gaq.push([method('_addIgnoredOrganic'), '豆瓣网'])
_gaq.push([method('_addIgnoredOrganic'), 'www.douban.com'])
}
if (account.namespace === 'douban') {
_gaq.push([method('_setDomainName'), '.douban.com'])
}
_gaq.push([method('_setCustomVar'), 1, 'responsive_view_mode', 'desktop', 3])
_gaq.push([method('_setCustomVar'), 2, 'login_status', '0', 2]);
_gaq.push([method('_trackPageview')])
}
for(var i = 0, l = accounts.length; i
作者简介:
第一编 腐败的起因:社会风气的堕落
论社会风气 / 拜金主义,比敌人的侵略更可怕 002
文字与形式 / 从八股文看形式主义 008
论贪污 / 家族本位主义是腐败的根源 012
贪污史的一章 / 看明朝的贪污之风是如何形成的 019
国子监 / 古代的“官僚养成所” 028
第二编 仕宦阶级的生活:用“骄奢淫逸”四字尽之
关于魏忠贤 / 举千万人之血汗,供一家之富贵 034
晚明仕宦阶级的生活 / 用“骄奢淫逸”四字尽之 044
贪污的吏治 / 嘉隆以后,不贪污被斥为无能 056
乡绅 / 倚势恃强,鱼肉乡里 077
第三编 这些所谓的“知识分子”:不过是可笑的两面派
“社会贤达”考 / 一边做官,一边做隐士 106
“社会贤达”钱牧斋 / 荣进败名为哪般 112
唐顺之论明代刻书 / 行贿用书陪衬,显得雅一些? 135
第四编 历史的教训:腐败到极致便是消亡的开始
三百年前的历史教训 / 腐败到极致便是消亡的开始 140
宋代两次均产运动 / 拿了我的请你给我还回来 144
元帝国政治和军队的腐化/ 耽溺享受,日渐腐化,替自己
掘下待终的坟墓 149
论晚明“流寇”/ 贫富差距过大引起人民反抗 163
谈《甲午海战》 / 败在政治腐败上的一场战役 170
第五编 历史的启示:我们要法治,也要治人
治人与法治 / 我们要法治,也要治人 178
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 / 谈古代限制君王的五种方法 185
海瑞的故事 / 反贪路上永远的斗争者 192
生活与思想 / 请给乌龟先生预备一辆自行车 206
论开会 / 把开会看作解决难题的灵丹妙药的人是没前途的 210
说争论 / 要提倡争论,也要为争论创造条件 214
附 录
史话 220
贪污史例 246
· · · · · · (收起)
原文摘录: